越簡樸 越快樂:專訪禪修導師烏普居士

我們的痛苦是由於我們錯誤的思維、想法導致的。——烏普老師(Upul Gamage)

烏普居士(Upul Gamage),斯里蘭卡人,十五歲開始修習禪修,於七十年代遇上葛榮(Godwin Samararatne),其後跟隨他學習禪修,並協助葛榮管理尼藍毗佛教禪修中心(Nilambe Buddhist Meditation Centre)。2000年葛榮居士離世,烏普便繼任中心的禪修導師一職至今。烏普老師除應邀到醫院、大學、寺院、監獄教導禪修之外,他的教法更遠及歐洲。

烏普老師是位獨當一面的禪師,當問及其教授禪修經驗時,他卻謙虛地表示,自己沒想過要成為一位老師,只單純地修習禪修,之所以前往尼藍毗禪修中心也是因為那裏的寧靜。

在訪問中,烏普老師以趣味盎然的生活故事,道出葛榮導師的禪修教法。他以輕鬆的態度、幽默的話語分享個人的禪修經驗,所使用的雖是顯淺的字眼,表達的卻是意味深遠的佛法。他覺得葛榮導師給他的最大禮物,是學會「安靜地閱讀自己」。

簡單的禪法,樸素的人

「安靜的閱讀自己」或可概括葛榮導師的禪修教導。烏普老師說葛榮的「教導非常簡潔」。老師補充道:「葛榮老師從不詢問學生禪修達到的階段,在禪修中是否看見任何顏色或圖案等等的問題。

「他經常鼓勵我們活在當下,安靜地注視和觀察自己的心。」所謂的「安靜」是指「如實地觀察我們的心,當察覺到自己的心泛起情緒的漣漪、種種的思想時,我們不應賦予這些心理反應絲毫的價值判斷,只是如實地觀察它。」

葛榮居士(Mr.Godwin Samararatne)1932-2000(圖:葛榮禪修同學會)

除了「安靜地閱讀自己」之外,另一項葛榮所強調的,是修習「慈心禪」——以慈心對待自己和別人。「這教法可追溯到原始佛教經典,是佛陀經常強調的。」有趣的一點是:任何人修習慈心禪的時候,都必須先從善待自己開始。烏普老師形容這是「一種不錯的療癒法。」

葛榮為人簡樸、單純,此心性也反映在他簡潔而直接的教導上。烏普老師道:「某次到其他中心帶領禪修而要留宿,我帶著笨重的行李,但葛榮卻兩手空空。人們問他的私人物品和衣服在哪裏。他就像魔術師一樣,從其中一個褲袋掏出一張摺好的紗籠。大家驚訝地說:『只有這個?』他說:『不。』然後,再從另一個褲袋掏出一支牙刷。」由此可見,葛榮為人就是那麼地簡樸單純!

廿四小時營業的便利店

葛榮整個生命就是教導,他言行一致,怎樣教導別人,自己便怎樣生活。老師回憶說:「剛認識葛榮時,只知道他是名圖書管理員,十分友善,時常微笑。七年後,我才知道他是位禪師。不過,他從不以『老師』自居,總以朋友的身份和大眾互動,並要求大家叫他『葛榮』。

「葛榮具有強大的悲心,他從不論斷別人,總以對待朋友般的態度,對待所有人。」烏普老師打趣說:「他像是一間廿四小時的便利店,很少休息,每時每刻都準備幫助別人。那時我不太認同這種做法,希望他能夠多休息,假如有人來找他,我會跟他們說葛榮已在休息。葛榮知道的話,會責怪我,他甚至會刻意安排我去別處做事,以免我阻礙大家尋找他的幫助。」

對葛榮導師來說,作為禪修者或是佛法的實踐者,必須有隨時準備為大眾服務的心態,不可能有「這是我的休息時間」、「我今天放假」的想法。所以,他也會用這種要求訓練他的學生烏普。

我們現在的問題是不去實踐。我們只想尋找老師,只想跟隨他們禪修,以為找到老師便能夠成全所有事情。

甚麼都管的管理員

當烏普老師跟隨葛榮學習禪修,葛榮便要求他擔任禪修中心的「管理員」一職。烏普老師露出俏皮的笑容,說道:「所謂的『管理員』是指中心的一切雜務都須由我管理,包括中心的行政工作、教學、煮飯等等。」

經過一整天的忙碌,烏普已經筋疲力盡,然而葛榮對他的訓練才開始。「晚上禪修後,8點到9點有一小時的討論班。我以為可以休息,於是回房,正當我躺下床的時候,聽到有人敲門。我以為有學員尋找協助,哪曉得一開門,就看到所有的禪修學員都在我門口。他們說,葛榮說今晚的討論班在你的房間進行。」

葛榮的訓練總是出其不意的,「剛開始我向他請教許多修行上的問題,他都一一回答。後來,我怎麼問他,他都說:『好問題。』不過,卻永遠等不到答案。我心想,可以趁他演講時向他提問,這樣他非回答我不可。不過,當我舉手要問時,他就要求我為大眾講講話。」

對這些意想不到的事情,烏普老師坦然道:「剛開始有點生氣。不過,這是很有效的訓練,他教導我要『自依止,法依止』,如何適應環境,以及成為準備隨時協助別人的人。」

烏普老師剛開始的反應,是人之常情。一般人總喜歡按著計劃辦事,不喜歡出乎意料之外的事情,一旦遇到意想不到的事,人通常的反應便是忿怒。

我們不能了別真相,於是想像出不真實的我,且擬構出一個虛幻的世界,繼而寄居在這個世界中。這種不認識自身以及真實世界的結果便是苦痛的根源。
假設我們能夠聽從一位善知識的引導,並如實地實踐他的教導,這樣僅僅一項教導便已經足夠。

稻草人的幻想世界

人,對事物和自身總有某些期望。由於我們排斥突如其來的意外,於是努力為自己設計藍圖、建構計劃,並試圖按著這些藍圖和計劃行事。對於自身而言,「我們會想像某個完美模型,並希望自己能夠達到這個模型。」然而,當我們想像的這些藍圖、計劃、模型與事實不相符時,痛苦便隨之出現。

烏普老師認為:「人之所以痛苦,不是來自任何人,或其他事物,而是因為其自身的思維模式。假如我們能夠改變看待事物的思維模式,那麼我們便不會有痛苦。」

必須留意的是:老師指的是「思維模式」,而不是思維本身。前者指的是人的思維途徑,他解釋道:「我們習慣思維自己是甚麼,甚至會以同樣的思維去設想他人。然而,這些思維都只是我們主觀的想像。一旦這些想像內容,與客觀的真實不符,便會產生痛苦。」

思維本身是思維活動,它不是思維模式。「假若我們將這兩者混淆,誤以為思維活動造成我們的痛苦,那麼我們便可能會試圖停止思維。這會導致我們排斥思維,甚至對自己的心靈生起瞋心。這都不是正確的禪修態度。」老師苦口婆心地說。

那麼甚麼是正確的思維呢?烏普老師以他一貫平靜和友善的態度回答:「正確的思維,是指我們能了別世界的真實。」

我想要的 ≠ 我需要的

「人的思維具備創造力,而這種創造力既為我們創造美好事物,同時也製造生活上的矛盾,譬如這種創造力,令我們的衣食住行、乃至人際關係複雜化。」

然而,對烏普老師來說,複雜化的生活意味著衍生煩惱。「生活越是簡單,問題就會越少,這樣我們便越可能快樂,因此我們需要分清『甚麼是我們需要的』和『甚麼是我們想要的』。

「甚麼是我們需要的呢?譬如說肚子餓,我們需要食物。不過,我們的心通常會盤算著,等一下我想要吃甚麼,是吃中菜呢?還是印度餐呢?這就把單純需要填飽肚子、維持身體健康的事情複雜化,變成『我想要的』大哉問。所以我們必須區分想要和需要。」

禪修不只是心靈瑜伽

烏普老師指出,禪修有助我們認清真實與幻想,甚至分清甚麼是需要和甚麼是想要。「當我們掃除那些不實在、不合理的幻想,便能認識真實。如果我們認識真實,那麼我們便不會痛苦。」

從廣義的角度來說,禪修有助身心放鬆。不過,這不是佛教禪修的目的。老師指出:「佛教禪修的終極目標,是讓自己自由——受制約的心變成不受制約的心,超越痛苦。就這意義下,我們需要了解佛法,否則我們無法達到佛法所描述的境界。」

延伸閱讀

當我們盤起腿,並專注於某個固定的所緣境時,就表示我們在修習正念禪修嗎?

訂閱
通知
guest
0 評論
Inline Feedbacks
查看所有評論